当前位置:主页 > 自闭症治疗 >

矫治自闭症应该遵守哪些原则

理解并处理自闭症儿童的行为问题,是每一位家长和老师的重要任务。对于自闭症患者,他们的行为障碍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长期累积形成的,因此我们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矫治。以下是对矫治自闭症的一些基本原则的生动、细致的解读,以期为自闭症患者家属提供有力的帮助。

我们要有全面性的了解。家长和老师需要持续关注孩子的行为,把握重点并优先处理影响大或危险性高的行为问题。例如,对于一个在教室里无法安下的孩子,我们可以优先通过训练使其能够静下心来。

要遵循优先处理和预告原则。自闭儿常常有固着行为,预先处理可能的不当行为能使问题更容易解决。提前告知孩子将要进行的活动,可以降低他们的反抗情绪。比如,改变日常路线时,先告诉孩子新的路线,让他们有所准备。

要遵循渐进原则。消除孩子的行为问题不能一蹴而就,而应设定阶段性的目标,逐步减少不适当的行为。例如,如果孩子每天尖叫20次,我们可以逐渐训练他们减少次数,直至行为消除。

介入原则也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当孩子出现难以处理的行为时,我们可以选择与孩子做同样的动作,即行为介入。但需要注意的是,介入行为的选择、介入后的效果以及如何处理以发展新的学习技能,包括语言和行为等,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我们要提供替代行为和范本行为。家长常常禁止孩子做某些事,但却很少告诉他们可以做什么。我们需要提供替代性的行为,让孩子知道他们可以做什么。父母也要提供范本行为,指导孩子学习新的行为和能力。

在矫治过程中,奖惩分明和态度一致也是非常重要的。家长和家庭成员必须保持一致的态度和前后一致的标准,这样才能使孩子更容易遵守规则、达成目标。

我们要注意环境控制。家庭和学校应提供一个安定、和谐的环境,以减少孩子的不安和焦虑。这样有助于孩子更好地适应社会、减少行为问题。

让我们共同努力,关心帮助自闭症患儿,让他们尽快回归社会,拥抱美好的生活。每一个孩子都是社会的未来,他们的幸福和健康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