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任务分解法:将生活技能(如穿袜子)拆解为小步骤,逐步训练并给予即时奖励(食物/玩具/表扬),强化正向行为。ABA应用行为分析法是常用手段,通过反复练习提升基础能力。
2. 图片沟通系统:对无语言儿童可使用卡片辅助表达需求,如指认"喝水"卡片换取实物,逐步建立沟通意识。
1. 密集互动:每天保证15分钟以上面对面交流,用夸张表情、儿歌或玩具吸引对视,避免孩子独处导致自我刺激行为。
2. 感统训练:触觉刷按摩、平衡木行走、沙盘游戏等可改善感知觉异常,每天进行3组60次肢体活动。
3. 延迟满足:故意暂停孩子喜欢的活动(如突然关掉音乐),诱发其主动表达需求。
1. 医教结合:0-6岁以康复训练为主,严重情绪问题可考虑水针位点注射营养神经药物,但需专科医生评估。
2. 共病管理:若伴随癫痫需用丙戊酸钠等抗惊厥药,睡眠障碍需调整饮食(部分患儿停过敏食物后症状改善)。
若发现孩子存在呼名不应、无对视、刻板行为等预警信号,建议尽快至专科医院进行系统评估。坚持干预多数患儿可获得显著改善,部分甚至能融入普通教育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