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筛查方法
1. 行为观察
社交障碍:表现为回避眼神接触、对他人呼唤无反应、缺乏互动兴趣(如不参与家庭活动)。
刻板行为:重复固定动作(如长时间摇晃身体)、坚持特定生活规律(如严格按时间表行事)。
感知异常:对光线、声音过度敏感或迟钝,可能伴随异常情绪反应(如无故焦虑)。
2. 简易测试工具
记忆力测试:通过“三分钟三个词语”复述测试(如耳机、鼠标、笔),若多次无法回忆需警惕认知障碍。
语言流畅性测试:要求一分钟内列举动物或水果名称,重复少于11个或频繁重复可能提示异常。
二、专业评估流程
1. 医疗机构诊断
量表筛查:使用《孤独症行为量表(ABC)》,包含57项行为评估,适用于18个月至35岁人群,但部分项目可调整用于老年人。
DSM-5标准:需满足社交沟通缺陷和重复行为两项核心症状,且症状需在多个场景中持续出现。
2. 多学科协作
精神科医生、神经科医生和老年科医生联合评估,排除痴呆、抑郁症等类似症状疾病。
三、注意事项
早期干预:即使未确诊,若发现明显异常行为(如长期自我封闭),建议尽早寻求专业帮助。
社区资源:部分城市(如苏州、上海)已开展孤独症老年人社区融合项目,提供托养和技能培训服务。
若怀疑老年人存在自闭症倾向,建议优先到精神心理科或老年专科医院进行系统评估,并结合社区支持资源制定干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