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自闭症治疗 >

如何合法放弃自闭症儿童

在中国,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义务是法定的,不能因孩子患有自闭症而单方面放弃抚养权。但若确实存在无法继续履行抚养义务的正当理由(如经济极度困难、重大疾病等),可通过以下合法途径变更监护或抚养安排:

一、法律禁止直接弃养

根据《民法典》,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教育、保护义务不可免除,弃养行为可能构成遗弃罪,需承担法律责任。自闭症儿童同样享有被抚养和受教育的权利,家长需通过合法程序解决抚养问题。

二、合法变更抚养权的途径

1. 协商变更

若父母双方或亲属达成一致,可签订抚养权变更协议,明确将抚养权转移给有能力的亲属(如祖父母、成年兄弟姐妹等),并建议进行公证以增强法律效力。

2. 诉讼变更

若协商不成,需向法院提起诉讼,提交以下材料:

  • 经济困难证明、健康问题诊断等说明无力抚养的证据;
  • 证明对方具备抚养能力(如稳定收入、居住条件等);
  • 法院将根据“孩子最佳利益原则”判决,可能要求未直接抚养方继续支付抚养费。
  • 3. 监护权转移的特殊程序

    对于自闭症儿童,监护权转移需额外考虑其特殊需求:

  • 可通过意定监护提前指定信任的监护人(如亲属或朋友),并公证协议;
  • 若无合适亲属,可申请由民政部门或专业机构担任监护人。
  • 三、注意事项

  • 抚养费义务:即使放弃直接抚养权,父母仍需支付抚养费(通常为收入的20%-30%)。
  • 探视权保障:未直接抚养方有权探视孩子,另一方应配合。
  • 避免天价机构:选择干预机构时需谨慎,避免被不正规机构利用焦虑牟利。
  • 若家庭面临极端困境,建议联系当地民政部门或公益组织,获取针对自闭症儿童的社会支持资源(如康复救助、寄养服务等)。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