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症宝宝家长怎么办

一、心理建设与家庭协作

1. 接纳诊断结果:明确自闭症是生物学因素导致的发育障碍,而非教育不当所致,避免家庭成员相互指责,保持统一的教育理念。

2. 调整心理预期:康复是长期过程,需贯穿孩子整个成长期,家长需保持耐心,避免急于求成或迷信"快速治愈"的偏方。

二、专业干预与家庭训练

1. 及时就医:确诊后应尽快到专科医院进行专业治疗,重点包括语言训练(从单字到句子逐步突破)和行为矫正。

2. 家庭泛化训练:将机构训练内容延伸至日常生活,例如通过夸张的语气、孩子感兴趣的话题每天进行4小时以上互动,减少其独处时间。

3. 培养自理能力:逐步训练孩子自主吃饭、穿衣、如厕等基础技能,提升社会适应能力。

三、生活管理与健康调节

1. 饮食控制:避免膨化食品、功能性饮料、巧克力等含添加剂食物,注意营养均衡,纠正偏食习惯。

2. 规律作息:固定午睡和夜间入睡时间,可通过轻音乐辅助睡眠,建立稳定的生物钟。

四、教育资源与社交支持

1. 阅读专业书籍:推荐《孤独症儿童早期发现》《语言的行为方法》《VB-MAPP评估》等书籍,帮助家长系统学习干预知识。

2. 参与公益活动:加入自闭症关爱组织或社区活动,为孩子创造社交机会,同时获取社会支持。

五、家长自我关怀

1. 合理分工:父母可轮流承担照顾责任,避免过度疲劳,必要时寻求亲友或专业机构的临时托管支持。

2. 心理疏导:通过心理咨询、家长互助小组等方式释放压力,保持积极心态。

邹小兵教授强调,理解、接纳与尊重是自闭症教育的核心原则。社会应给予自闭症文化更多包容空间,就像包容不同种族文化一样。家长在漫长康复路上,既要坚持科学干预,也要学会与孩子的"特别"和谐共处。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