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评估孩子能力:确认孩子具备憋尿意识(通常2岁后)、能表达需求或听懂简单指令,并观察其如厕前的行为信号(如扭动身体、摸下体等)。
2. 记录规律:记录孩子每日排尿/便时间、进水量,制定定时提醒计划(如每40分钟或根据个体差异调整)。
3. 环境适配:选择儿童马桶或加垫圈,保持厕所清洁、温暖,使用视觉提示(如图片步骤、厕所标志)帮助孩子理解流程。
1. 任务分解:将如厕拆解为多个小步骤(如进厕所→脱裤子→坐马桶→擦拭→冲水→洗手),每完成一步即时表扬。
2. 强化练习:
3. 减少尿不湿依赖:白天逐步改用训练裤,让孩子感受潮湿不适,夜间再使用尿不湿过渡。
1. 正向强化:成功如厕后立即给予奖励(零食、拥抱等),避免因失误批评。
2. 降低焦虑:
3. 沟通技巧:教会孩子用简单词汇(如“尿尿”)或手势表达需求。
通过系统训练,多数自闭症孩子能逐步掌握如厕技能,但需家长保持耐心和持续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