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作为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其危害性不仅体现在患儿个体发展上,还对家庭和社会造成深远影响。结合搜索结果,主要危害可分为以下几方面:
1. 社交与沟通障碍
患儿难以建立正常社交关系,表现为缺乏眼神交流、无法理解他人情绪(如幽默或反讽),甚至对亲人痛苦无反应。约70%伴随智力发育迟缓,部分智商停留在幼儿阶段。
2. 感知与行为异常
对疼痛、温度等感知迟钝,可能出现自伤行为(撞头、掐自己)或攻击他人。重复刻板行为(如拍手、旋转)和环境适应困难也是典型表现。
1. 家庭压力
患儿需终身干预,家长常面临经济压力(高额治疗费用)和心理崩溃,部分家庭需背井离乡寻求康复资源。大龄患儿行为问题加剧(如走失、破坏物品),使照护难度倍增。
2. 公共安全隐患
部分患儿存在危险行为,如高空抛物、随意穿越马路或无预警攻击他人,可能引发社会纠纷。
1. 专业资质不足
部分机构教师缺乏经验,过度依赖零食强化训练,或出现虐待患儿(如殴打致骨折)。
2. 康复效果局限
部分机构侧重桌面认知训练,忽视社交能力培养,导致干预瓶颈。
约30%患儿伴随多动症、抽动症或强迫症,成年后可能因社交障碍引发抑郁、焦虑甚至自杀倾向。早期未干预者生活自理能力极差,如大龄仍无法独立如厕。
提示:自闭症需早筛查早干预,选择机构时需核实资质,优先考虑提供社交训练与安全保障的机构。家庭干预与专业支持结合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