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术与机构背景
1. 学术身份
现任广州市康纳学校校长、广州儿童孤独症康复研究中心主任,儿科副主任医师,美国北卡中央大学访问学者,兼任岭南师范学院、广州体育学院客座教授。
学术成果包括发表论文30余篇,编译专著三部,H指数7,G指数18,研究领域集中于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神经心理学机制、诊断评估及康复教育。
2. 机构建设
2005年创办广州儿童孤独症康复研究中心及国内首家公立孤独症特殊学校——广州市康纳学校,开创了医院、学校、机构、家庭联动的综合教育模式。
该中心为孤独症儿童提供早期干预、义务教育及科研支持,并承担国家级研究项目。
二、研究方向与贡献
1. 核心领域
聚焦孤独症的诊断标准化、循证干预(如应用行为分析疗法、社交技能训练)及融合教育实践。
参与教育部课题《普通学校自闭症儿童教学模式研究》,推动生态化课堂与普校融合支持体系。
2. 社会影响
2017年获亚太自闭症大会“杰出贡献奖”,是首位在该会议发表主题演讲的中国专家。
倡导孤独症职业潜能开发,合作开展“星计划”,幼儿园至中学阶段的融合教育路径。
三、行业推动
担任中国精协孤独症机构服务协会副会长等职,推动行业标准制定与专业人员培训,指出国内专业康复师缺口达1:2500的现状。
参与编撰《中国孤独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系统分析诊断、康复及立法保护等议题。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干预方法或机构详情,可参考其著作或联系广州市康纳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