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指南 >

自闭症儿童怎样训练坐

自闭症儿童的安坐训练是一个需要耐心和科学方法的系统性工程。以下是根据研究和实践总结出的有效训练方法:

一、训练前的准备工作

1. 环境准备:选择一个安静、舒适、干扰少的环境,可以使用防滑地垫、降噪耳机等减少外界刺激。

2. 身体准备:检查孩子是否存在核心力量弱、感觉超载或理解障碍等问题,针对性进行前庭训练(如蹦床游戏、交替跳等)和触觉训练(如沙地寻宝游戏)。

3. 工具准备:准备适合孩子身高的桌椅、视觉提示卡、计时器(沙漏或电子计时器)和孩子喜欢的强化物(小零食、玩具等)。

二、分阶段训练方法

第一阶段:建立坐姿意识(1-2周)

  • 从极短时间开始(5-10秒),使用道具吸引法(如悬挂旋转玩具)引导孩子坐下观察。
  • 家长与孩子面对面坐在小凳子上,保持沉默,不进行互动,仅要求孩子不离开座位。
  • 即时奖励:孩子达到目标时间后立即给予强化物奖励。
  • 第二阶段:延长安坐时间

  • 逐步增加安坐时间(每次增加30秒-1分钟),使用时间可视化工具帮助孩子理解。
  • 加入简单任务:如"帮小熊戴帽子"等指令,完成任务后给予奖励。
  • 减少语言提示,尽量用行为制止孩子的乱动行为。
  • 第三阶段:适应复杂环境

  • 干扰脱敏训练:从安静环境逐步过渡到有轻柔音乐、打开窗户等轻度干扰环境。
  • 泛化训练:在不同场景(餐桌、公园长椅、超市休息区)进行安坐练习。
  • 远距离监控:逐步减少近距离监督,培养孩子自我控制能力。
  • 三、游戏化训练技巧

    1. 魔法椅子挑战:在椅背贴星星贴纸,配合咒语"魔法启动!屁股粘住啦!"增加趣味性。

    2. 感官寻宝游戏:在密封盒内装大米/豆子,让孩子坐着寻找隐藏物品。

    3. 音乐定格舞:音乐停止时必须保持坐姿,逐渐延长暂停间隔。

    4. 角色扮演:使用《教室里的规矩》立体书模拟上课场景。

    四、专业辅助策略

    1. 感统训练:每周2次蹦床跳跃+推小车游戏,增强上肢支撑和核心力量。

    2. 结构化日程:用图片流程卡明确"坐姿时间",建立规律。

    3. 正向反馈:避免,改用描述性表扬如"你的膝盖像磁铁吸住椅子啦"。

    4. 奖励轮换:准备"惊喜盲盒"轮换奖励,保持激励效果。

    五、注意事项

    1. 遵循孩子节奏:遇到退步时需退回上一阶段重新巩固,不强求进度。

    2. 避免错误姿势:纠正"青蛙坐"等不良坐姿,防止影响发育。

    3. 生活场景融入:在进餐、阅读等日常活动中自然强化安坐行为。

    4. 情绪管理:当孩子出现抗拒时,可教授身体控制技巧如"膝盖相互顶着发力"。

    5. 长期坚持:安坐训练需要持续数月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见效。

    记住,安坐训练的目标不是把孩子变成"木头人",而是帮助他们在需要时能够控制自己的身体,更好地参与学习和社交活动。每个自闭症儿童的情况不同,建议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制定个性化训练方案。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