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的安坐训练是一个需要耐心和科学方法的系统性工程。以下是根据研究和实践总结出的有效训练方法:
1. 环境准备:选择一个安静、舒适、干扰少的环境,可以使用防滑地垫、降噪耳机等减少外界刺激。
2. 身体准备:检查孩子是否存在核心力量弱、感觉超载或理解障碍等问题,针对性进行前庭训练(如蹦床游戏、交替跳等)和触觉训练(如沙地寻宝游戏)。
3. 工具准备:准备适合孩子身高的桌椅、视觉提示卡、计时器(沙漏或电子计时器)和孩子喜欢的强化物(小零食、玩具等)。
1. 魔法椅子挑战:在椅背贴星星贴纸,配合咒语"魔法启动!屁股粘住啦!"增加趣味性。
2. 感官寻宝游戏:在密封盒内装大米/豆子,让孩子坐着寻找隐藏物品。
3. 音乐定格舞:音乐停止时必须保持坐姿,逐渐延长暂停间隔。
4. 角色扮演:使用《教室里的规矩》立体书模拟上课场景。
1. 感统训练:每周2次蹦床跳跃+推小车游戏,增强上肢支撑和核心力量。
2. 结构化日程:用图片流程卡明确"坐姿时间",建立规律。
3. 正向反馈:避免,改用描述性表扬如"你的膝盖像磁铁吸住椅子啦"。
4. 奖励轮换:准备"惊喜盲盒"轮换奖励,保持激励效果。
1. 遵循孩子节奏:遇到退步时需退回上一阶段重新巩固,不强求进度。
2. 避免错误姿势:纠正"青蛙坐"等不良坐姿,防止影响发育。
3. 生活场景融入:在进餐、阅读等日常活动中自然强化安坐行为。
4. 情绪管理:当孩子出现抗拒时,可教授身体控制技巧如"膝盖相互顶着发力"。
5. 长期坚持:安坐训练需要持续数月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见效。
记住,安坐训练的目标不是把孩子变成"木头人",而是帮助他们在需要时能够控制自己的身体,更好地参与学习和社交活动。每个自闭症儿童的情况不同,建议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制定个性化训练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