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谱系障碍(ASD)患者常伴随睡眠障碍,发生率高达50%-83%,是普通儿童的3倍。以下是主要特征及干预建议:
一、睡眠障碍特征
1. 入睡困难:躺下超过1小时仍无法入睡,可能与脑部兴奋性较高有关。
2. 睡眠破碎:夜间频繁醒来且难以接觉,部分患儿伴随尖叫或哭闹。
3. 昼夜节律紊乱:白天嗜睡夜间清醒,或出现早醒(比预期早1-2小时)。
4. 异常行为:梦游、夜间无目的行走或重复刻板动作。
二、干预方法
(一)行为干预
规律作息:固定睡眠时间表(如20:30入睡、7:00起床),周末保持一致。
环境调整:保持卧室黑暗(遮光窗帘)、安静(白噪音机)、温度18-22℃。
睡前放松:温水浴、轻柔按摩或讲安静故事,避免电子设备蓝光刺激。
(二)生理调节
褪黑素补充:剂量0.5-3mg,睡前30分钟服用,改善昼夜节律。
饮食管理:睡前喝温牛奶,避免高热量/咖啡因食物;补充维生素D3和萝卜硫素。
日间运动:散步、游泳等适度活动消耗体力,促进夜间疲劳感。
(三)专业治疗
药物辅助:严重时可用右佐匹克隆片等(需医生指导)。
物理疗法: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或光照疗法调节睡眠周期。
三、注意事项
共病影响:约20%-30%合并癫痫,需监测异常眼球运动或技能退化。
感觉敏感:对噪音/触觉过敏者需脱敏训练(如渐进接触羽毛等)。
早期系统干预可改善核心症状,建议通过多学科协作(发育行为科、精神科、康复科)制定个性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