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应用行为分析(ABA)
通过正向强化和任务分解技术,减少问题行为并培养社交技能,建议每周进行20-40小时密集干预。福州星园语言康复中心等机构采用此方法,结合1V1定制课程。
2. 结构化教学法
为儿童提供规律的学习环境,如固定活动流程和视觉提示。例如,福州仓山敏朗儿童素质中心通过动态分层教学提升认知能力。
3. 社交技能训练
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培养分享、互动等能力。专家邹小兵强调需将社交训练置于首位,逐步建立荣辱感。
1. 语言沟通训练
使用图片交换系统(PECS)或口语训练,莆田心连星康复中心通过古诗、儿歌改善语言表达。
2. 感觉统合训练
针对感知觉失调,利用平衡板、触觉球等器材改善感觉处理能力。然和能力康复机构提供此类课程。
3. 家庭支持与参与
家长需学习干预技巧并保持结构化生活环境,尤溪县“阳光护航”项目提供家庭赋能计划。
1. 康复救助政策
福建省对孤独症儿童提供每月最高2000元的康复补助,并推动医保报销。
2. 机构布局
截至2025年,全省实现县区定点康复机构全覆盖,如龙岩慈爱医院、莆田心连星等。
福建省通过随班就读政策推动自闭症儿童融入普校,并计划建设更多特殊教育学校,如福州育智学校等。
以上方法需根据儿童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方案,建议家长结合专业评估选择适合的干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