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指南 >

自闭症宝宝干预顺序图

以下是针对自闭症宝宝干预顺序的阶段性框架及核心内容梳理,结合研究和临床实践,分为基础能力建立、技能拓展和社交融合三个阶段,并附关键训练方法:

一、基础能力建立阶段(初级干预)

1. 注意力训练

  • 从指令"看着我"开始,逐步延长眼神接触时间(1秒→5秒),配合手势提示(如托下巴)和强化物引导。
  • 通过姓名反应练习增强对人际互动的敏感性。
  • 2. 指令服从与模仿

  • 一步指令:如"坐下""拍手",从身体辅助逐步过渡到独立完成。
  • 大动作模仿:拍桌、跺脚等;小动作模仿:指物、握笔等。
  • 二、技能拓展阶段(中级干预)

    1. 认知与语言开发

  • 配对训练:实物与图片配对→颜色/数字配对。
  • 语言模仿:从元音发音到词语组合,逐步纠正发音。
  • 物品功能认知:通过"给我球"等指令理解物体用途。
  • 2. 结构化生活技能

  • 任务分解法:将刷牙、穿衣等拆解为10个步骤逐步教学。
  • 视觉日程表:用图文流程卡固定作息,减少焦虑。
  • 三、社交融合阶段(高级干预)

    1. 社交动机培养

  • 基础互动:通过躲猫猫、举高等游戏建立表情识别和肢体互动。
  • 社交故事法:用情景模拟教排队、分享等规则。
  • 2. 团体适应训练

  • 同伴介入法:组织拍球比赛等合作游戏,体验竞争与挫败。
  • 融合教育:在普通班级中通过小班支持适应集体环境。
  • 关键原则

  • 早期密集干预:4岁前是黄金期,每周需25-40小时高强度训练。
  • 家庭参与:家长需学习ABA技术,将干预融入日常生活(如用餐时教餐具使用)。
  • 兴趣导向:根据孩子偏好设计活动(如用汽车玩具教地理),避免强制矫正。
  • 该顺序需根据个体评估动态调整,建议定期使用PEP-3或VB-MAPP等工具测评进展。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