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立安全感与自信心
1. 避免负面标签:不要用"胆小""怕事"等词汇定义孩子,这会强化负面心理暗示。应通过具体行为给予正面鼓励,比如"你今天主动和小朋友挥手了,真棒!
2. 渐进式社交暴露:先让孩子旁观集体活动,再鼓励逐步参与。若孩子暂时抗拒,允许其观察适应,避免强迫介入造成压力。可通过安排固定玩伴(如亲戚孩子)建立稳定的社交关系。
二、感统训练与游戏化干预
通过触觉刺激游戏改善敏感或迟钝问题:
梳头/刷身游戏:用梳子或软刷轻触皮肤,配合讲故事缓解紧张感
沙土游戏:在沙盘或沙滩玩耍,增加触觉体验,可结合建城堡等互动任务
抓痒游戏:控制力度刺激身体不同部位,帮助孩子感知痛痒差异
三、基础能力培养
自闭症儿童的社交需以基础能力为前提:
生活自理训练:如系扣子、辨认方位等,提升对身体的掌控感
语言激发:将喜爱的物品放在可见不可及处,鼓励通过沟通获取
规则理解:通过结构化活动(如蒙氏教育)培养秩序感,再过渡到社交场景
四、家长引导策略
榜样示范:家长主动展示友好社交行为,如打招呼、分享物品
预先情景模拟:接触新环境前详细描述可能遇到的情况,减少突发焦虑
兴趣切入点:从绘画、音乐等孩子擅长领域创造表现机会,积累成功体验
需要强调的是,自闭症儿童的训练需专业评估后制定个性化方案,普通内向儿童则更需耐心等待其自然成长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