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孤独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核心症状包括社交沟通障碍和重复刻板行为,其本质与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不同。以下是关键信息梳理:
1. 疾病性质
自闭症是发育性障碍,主要表现为社交、语言及行为模式的异常,而非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则涉及思维、情感和行为的严重紊乱,多与神经递质失衡相关。
2. 转化概率
多数研究表明,自闭症本身不会直接转变为精神病,但部分患者可能因共病或青春期神经发育变化增加精神分裂症等风险(约为普通人群的3.6倍)。高功能自闭症患者在青春期可能因大脑功能紊乱加剧而出现精神病性症状。
1. 共病问题
自闭症患者可能伴随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尤其在青春期荷尔蒙变化时症状可能加重。约22%的自闭症女性在25岁前因精神疾病住院,比例显著高于普通人群。
2. 干预与预防
若出现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需专业评估并考虑:
自闭症与精神病属不同范畴,但需关注共病风险及青春期变化。早期科学干预和持续心理支持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