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与智力障碍(俗称"傻子")是两种不同的发育障碍,主要区别体现在核心症状、智力表现和社会功能等方面。以下是具体分析:
1. 自闭症的核心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以及刻板重复行为。患者可能回避目光接触、难以建立伙伴关系,语言发育迟缓或异常(如重复刻板语言),且对特定事物有异常执着(如只走固定路线、只使用特定物品)。
2. 智力障碍的核心是认知功能全面落后,包括记忆力、理解力、计算能力等普遍低于同龄人,但社交意愿通常强于自闭症患者,能遵循常规社交规则(如回应他人呼唤)。
1. 自闭症患者的智力分布不均:约44%智力正常,31%存在智力障碍,25%处于临界状态,部分患者甚至在某领域(如计算、绘画)能力超常。
2. 智力障碍患者的智力水平普遍低下(IQ≤70),且各方面能力发展均衡性较差,极少出现"孤岛型天赋"。
傻子"是歧视性用语,医学上称为智力障碍或精神发育迟滞。自闭症患者更应被称作"来自星星的孩子",部分高功能患者(如阿斯伯格综合征)可能在特定领域有杰出成就。
若发现孩子有发育异常表现,建议尽早到专业机构评估干预。两者都需要社会理解与支持,而非标签化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