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建立基础沟通能力
语言训练:从简单的单音开始,结合日常生活场景(如用"妈妈"学爆破音),逐步过渡到双音节词(如"杯子""面包")。发音不准确时不必急于纠正,避免打击兴趣。
非语言交流:通过动作(拍手、挥手)传递情感,利用强化物(零食、玩具)吸引注意力,逐步培养目光对视能力。
2. 模仿与共同活动
同步行为:模仿孩子的游戏动作(如推玩具车)或进食节奏,增强其行为意义感;避免模仿攻击性行为。
游戏互动:通过地板时光游戏观察需求,或扮演动画角色用夸张表情吸引参与,例如"狼来了"游戏可训练规则意识和反应能力。
3. 日常社交渗透
创造互动机会:在吃饭、穿衣等场景中设计"一来一往"的交流,如故意不递饭碗让孩子主动接,或分享食物引导眼神接触。
视觉辅助工具:借助图片、字卡传递信息,或用卫生纸筒做"望远镜"游戏训练对视。
4. 核心原则与长期策略
以兴趣为导向:围绕孩子喜欢的活动展开互动,例如用玩具车引导关注他人,逐步扩展社交场景。
基础能力优先:先培养自理、语言理解等能力,社交能力会随基础提升自然发展。
注意事项
避免强迫:自闭症儿童需要更多时间适应变化,强行打断刻板行为可能引发焦虑。
专业支持:家庭训练需结合医生指导,科学干预才能有效改善社交障碍。
每个自闭症儿童的情况不同,家长需保持耐心,通过持续练习逐步提升互动质量。例如案例中的轩轩家庭,通过多年反复训练才实现简单动作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