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社交障碍
缺乏目光对视:不与人对视,对父母或抚养者的呼唤无反应,甚至回避眼神接触。
无依恋行为:不主动寻求安慰,对父母的离开或归来表现冷漠,不会像普通孩子那样伸手要抱。
不参与互动:对同龄儿童无兴趣,不参与简单的游戏(如躲猫猫),也不会分享玩具或情绪。
2. 语言与沟通异常
语言发育迟缓:1岁半仍不会说简单的指向性词语(如“爸爸”“杯子”),或语言能力倒退。
非语言交流缺失:不会用点头、摇头表达需求,也不会通过手势(如指物)沟通。
理解能力差:对日常指令无反应,如“拿玩具”“过来”等。
3. 刻板行为与兴趣狭窄
重复动作:频繁出现刻板行为,如摇晃身体、拍手、踮脚走路,或长时间盯着旋转物体(如风扇、车轮)。
固定偏好:对特定物品(如毛巾、圆形标志)异常执着,拒绝更换,若被拿走会激烈哭闹。
感官异常:对某些声音或光线过度敏感(如捂耳朵),或对疼痛反应迟钝。
4. 运动与发育特征
运动发育滞后:1岁半仍不会走路,或走路姿势异常(如垫脚尖)。
游戏方式单一:不会模仿成人动作(如拍手),玩具玩法固定(如只转车轮不玩整车)。
注意事项
若孩子出现上述多项表现,建议尽早就医评估。需注意,部分行为(如语言迟缓)也可能由其他发育问题引起,需专业医生综合判断。早期干预能显著改善预后,家长应避免过度焦虑,但需保持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