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自闭症更名孤独症文件

1. 规范文件依据

  • 中国残联宣文部2022年3月发布的《关于宣传报道中规范残疾人及残疾人工作有关称谓的通知》(残联宣文函〔2022〕12号)第七条明确规定:“称‘孤独症’,不用‘自闭症’”。该文件旨在统一媒体宣传用语,避免公众混淆。
  • 2024年7月,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8年)》中,全程使用“孤独症”作为官方术语,进一步强化了名称的规范性。
  • 2. 更名原因

  • 学术习惯:我国自1963年翻译《临床精神病学》时即采用“婴儿孤独症”译名,1982年陶国泰教授首次报告国内病例时也沿用此称,符合本土学术传统。
  • 避免误解:部分家长误认为“自闭症”与“孤独症”是两种疾病,统一名称可减少认知偏差。
  • 国际接轨:联合国将4月2日定为“世界提高孤独症意识日”,中文官方译名采用“孤独症”。
  • 3. 名称关系说明

  • 本质相同:“孤独症”与“自闭症”均对应英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是同一疾病的不同译名。
  • 地区差异:大陆官方用“孤独症”,港澳台及日本多用“自闭症”。
  • 4. 政策实施进展

  • 多地已落实名称规范,如福建省2023年《孤独症儿童关爱服务若干措施》、上海市2024年《孤独症儿童关爱服务工作指导意见》均采用“孤独症”。
  • 2025年世界孤独症日的主题进一步强调“落实关爱行动”,推动名称与政策协同。
  • 如需具体文件,可参考中国残联官网或地方民政部门公开信息。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