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起病于婴幼儿时期的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社交沟通障碍、兴趣狭窄及重复刻板行为。以下是自闭症儿童的基本概况:
一、核心症状表现
1. 社交障碍
回避目光接触,对亲人或陌生人的互动需求低,如被叫名字时无反应、不寻求安慰、缺乏依恋行为。
难以理解他人情绪,无法完成简单指令或问答交流。
2. 语言与沟通异常
语言发育迟缓或倒退(如原本会说的话逐渐消失),部分患儿终身无语言能力。
语言内容重复刻板,可能自言自语但无实际交流意义。
3. 刻板行为与兴趣狭窄
反复进行单一动作(如转圈、拍手)或专注于特定物品(如车轮、广告)。
抗拒生活习惯改变,如坚持穿同一件衣服或固定路线行走。
二、其他常见特征
智力与感知异常:约70%患儿伴随智力落后,部分存在感觉过敏(如对特定声音恐惧)或迟钝。
情绪与行为问题:易出现自伤、攻击行为或突发情绪崩溃。
三、早期识别与干预
发病年龄:多在3岁前显现症状,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
筛查信号:婴儿期不哭闹、对周围无反应、抗拒拥抱等需警惕。
四、教育与支持要点
结构化教学:通过视觉提示、固定流程帮助患儿建立生活规律。
家庭原则:以包容、耐心为基础,优先培养社交能力,避免强迫不喜欢的活动。
若发现孩子存在上述表现,建议尽早就医评估并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