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自闭症孩子能力怎么提高

1. 生活自理能力训练

通过分解任务、逐步强化和正向激励的方式,可以帮助孩子掌握基本生活技能。例如穿袜子可以分解为四个步骤:套前脚掌→拉后脚掌→拉过后脚跟→往上拉穿好,每个步骤单独训练并及时给予奖励(口头表扬或小物品)。类似方法也可用于穿衣、洗漱等日常活动,关键是将复杂动作拆解为简单步骤,逐步完成。

2. 社交能力培养

  • 情景教学:利用日常场景(如穿衣、吃饭)引导孩子辨认颜色、方位(如衣服的左右侧、扣子的上下位置),同时鼓励语言表达需求(如故意将食物放在可见但不可及处,促使其沟通)。
  • 互动游戏:通过"地板时光"游戏、角色扮演(如司机与乘客)、模仿动作(如拍手、做操)等增强互动兴趣和规则意识。
  • 3. 语言与认知训练

  • 语言表达:通过重复命名物品、讲故事、提问家庭成员信息(如"爸爸叫什么名字?")等方式强化词汇和句子表达,必要时可寻求专业言语康复师帮助。
  • 认知基础:从模仿、配对(实物/卡片)、命名(150种常见物品)、功能认知(如"杯子用来喝水")等11个基础点入手,逐步提升分类、数学等能力。
  • 4. 行为与情绪管理

  • 结构化活动:利用"石头剪刀布"等游戏让孩子理解输赢概念,通过奖励(如糖豆)激发参与动机,并逐步培养挫折承受能力。
  • 情绪干预:当孩子出现情绪问题时,及时通过肢体接触(如拥抱)、指令引导(如"指一指鼻子")转移注意力,帮助平复情绪。
  • 5. 家庭干预原则

  • 密集互动:避免孩子独处,家长需通过眼神交流、共同游戏等方式进行有效陪伴,减少自我刺激行为。
  • 三要素结合:邹小兵教授建议家庭干预需融合"爱、时间、方法",在自然情境中持续训练,避免依赖"灵丹妙药"。
  • 感统训练(如平衡运动)和户外活动也能辅助改善感知觉与社交能力。需注意,干预需根据孩子个体差异调整进度,必要时结合专业机构支持。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