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肠脑轴机制
现有研究认为,肠道菌群通过代谢物(如短链脂肪酸)、免疫调节等途径影响神经系统功能,部分自闭症患儿存在肠道菌群紊乱与代谢异常,这为FMT提供了理论依据。例如,2019年《Science Reports》研究显示,FMT可增加双歧杆菌等有益菌丰度,改善自闭症症状并持续两年。
2. 临床证据
1. 疗效个体差异大
约70%的患儿在社交、睡眠等方面有改善,但效果因人而异,可能与菌群定植稳定性或患者基线特征相关。
2. 长期数据不足
多数研究随访时间较短(如8周至2年),缺乏对成年后影响的评估。
3. 与监管争议
部分机构将FMT包装为“成熟疗法”推广,存在误导风险,需依赖正规医疗机构开展。
1. 精准化治疗
FMT3.0技术(如冻干粉剂型)支持个性化菌群定制,有望提升疗效稳定性。
2. 联合疗法
结合行为干预、益生菌等综合方案,或可增强效果。
现阶段FMT仍属实验性疗法,患者家庭应优先选择循证干预(如行为训练),若参与临床试验需严格评估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