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过度追求完美:通过苛求完美掩盖内心不安,实际是害怕失败导致的自我否定
2. 自我标签化:常给自己贴"失败者"标签,多源于童年时期父母过度批评或横向比较
3. 社交讨好倾向:通过无限度迎合他人获取认同,忽视自我感受,形成虚假社交关系
4. 病态内疚感:对无力改变的事情(如社会问题)产生不必要的愧疚,持续自我消耗
1. 社交沟通障碍:缺乏眼神交流、难以理解他人情感,语言发育迟缓或异常
2. 刻板行为模式:对特定事物异常执着,如必须按固定路线行走或物品摆放
3. 感知觉异常:对声音/光线等刺激过度敏感或迟钝,约30%-50%合并ADHD症状
4. 神经机制差异:研究发现与额叶-纹状体神经回路功能障碍相关,影响认知灵活性
对自卑群体:
对自闭症群体: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自卑情绪与自闭症存在本质区别:前者属于心理适应问题,后者是神经发育障碍。若症状严重影响生活,建议寻求精神科或发育行为科专业评估。当前中国科学院已建立转基因灵长类自闭症模型,为病理研究提供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