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交互动障碍
眼神交流缺失:回避与抚养者对视,如喂奶时不看母亲,对呼唤名字无反应(约50%患儿在1岁前已出现此症状)。

情感互动缺乏:不依恋抚养者,被抱时抗拒或身体僵硬,不会主动寻求安慰,对他人微笑无回应。
共同注意力差:无法跟随他人指向的视线关注目标物品,如不会看向父母手指的玩具。
二、语言与沟通异常
语言发育迟缓:1岁半仍不会说简单词汇(如“爸爸”“杯子”),或出现语言倒退(原本会说的词突然消失)。
非语言沟通障碍:不会用点头/摇头表达需求,缺乏手势(如指物),面部表情单一。
理解能力受限:对日常指令无反应(如“拿玩具”),答非所问或重复他人话语。
三、刻板行为与兴趣狭窄
重复动作:持续旋转物品(如车轮)、反复拍手或甩头,对特定物体(如钟表、圆形标志)异常痴迷。
抗拒变化:坚持固定路线或流程,如更换餐具会引发强烈情绪反应。
感官异常:对某些声音(如吸尘器)过度敏感,或对痛觉迟钝(如摔倒不哭)。
四、其他警示信号
运动发育延迟:1岁半仍不会走路,或走路时垫脚尖。
游戏方式异常:不会玩假想游戏(如给娃娃喂饭),仅机械排列玩具。
若发现上述多个表现,建议尽快就医评估。早期干预(如行为疗法)可显著改善预后。需注意,部分表现(如语言迟缓)也可能由其他发育问题引起,需专业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