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子作为鸟类,其行为模式主要受本能和环境因素影响,不存在人类意义上的"自闭"概念。但以下情况可能导致鸽子出现类似孤僻或应激的行为:
1. 环境因素:鸽子对惊扰极度敏感,异常声响、闪光或陌生环境会引发应激反应,表现为躲避、少动等。
2. 社交隔离:鸽子是群居性动物,长期单独饲养可能减少其社交行为。实验显示,鸽子甚至会对同性产生配对行为以弥补社交缺失。
3. 实验性行为异常:斯金纳的经典实验中,鸽子因非关联性强化(如每隔15秒自动投食)会产生重复的刻板动作(如转圈、啄地),但这属于条件反射而非心理问题。
鸽子具备自主觅食能力,但幼鸽需要成长过渡期:
1. 幼鸽阶段:刚出壳的乳鸽需亲鸽哺喂30天左右,5-6天才睁眼,初期完全依赖亲鸽的嗉囊鸽乳。20日龄前通常不能独立进食,需人工或亲鸽喂食。
2. 断奶过渡期:
3. 成鸽习性:成年鸽子白天活跃采食,以谷物、种子为主食,能记忆固定投喂点,城市鸽子还会适应人类投喂或垃圾堆觅食。
若需训练幼鸽自主进食,建议将饮水器与食盆置于显眼位置,先教会喝水再引导啄食,初期可少量多次投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