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闭症的核心表现
1. 社交障碍
回避眼神接触,对他人呼唤反应弱,缺乏共享兴趣或情感表达
对父母或熟悉的人也表现出疏离,更喜欢独自玩耍
2. 语言发育异常
语言明显落后于同龄人,可能出现倒退(如原本会说的词汇突然消失)
重复刻板语言(如鹦鹉学舌)或完全无语言
3. 刻板行为与兴趣狭窄
对特定物品(如旋转物体)异常专注,拒绝变化(如家具位置变动引发强烈情绪)
重复动作(摇晃身体、拍手等)
二、与单纯语言发育迟缓的区别
自闭症需同时满足社交障碍+刻板行为,而单纯语言迟缓的孩子社交意愿正常,能通过手势等非语言方式沟通。临床数据显示,约25%-30%最初诊断为语言迟缓的儿童后续被确诊为自闭症。
三、建议行动
1. 初步自测
可参考自闭症量表观察孩子是否具备7项以上典型特征,但需注意:
量表不能替代专业诊断
部分表现可能与其他发育问题重叠(如听力障碍)
2. 专业评估
尽早到儿童发育行为科或精神科进行系统评估,包括:
语言能力测试
社交互动观察
脑神经发育检查
3. 干预原则
若确诊,需结合行为训练(如ABA疗法)、语言康复及家庭参与,3岁前是黄金干预期。
四、家长常见误区
“贵人语迟”:仅有极少数案例(0.03%)属于正常变异,多数需警惕
“等孩子自然好转”:自闭症不会自愈,延迟干预可能影响预后
若发现孩子有上述表现,建议尽快就医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