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师 >

自闭症理论从哪里来的

  • 心理师
  • 2025-09-03
  • www.zibizhengw.cn
  • 自闭症康复

1. 概念提出(1943年)

自闭症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儿童精神科医生Leo Kanner在1943年提出。他通过观察11名儿童的行为特征,首次描述了自闭症的核心症状,包括社交互动障碍、语言沟通困难以及刻板重复行为。

2. 早期误解与“冰箱妈妈”理论(1940-1960年代)

在1950年代,自闭症曾被错误地归因于父母的冷漠教养方式,即“冰箱妈妈”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母亲的情感疏离是导致自闭症的主要原因,给家庭带来了极大的心理负担。直到1960年代后期,这一理论才被生物学原因的研究推翻。

3. 生物学基础的(1960年代后)

随着研究的深入,自闭症逐渐被视为一种神经发育障碍。遗传因素、大脑结构异常、神经递质失衡等生物学机制成为主要研究方向。例如,研究发现自闭症可能与基因突变(如Upf3b基因表达异常)及脑区功能连接异常有关。

4. 诊断标准的演变与谱系概念的建立

自闭症从最初被归类为“儿童精神分裂症”(DSM-1,1952年)到2013年DSM-5将其定义为“自闭症谱系障碍”(ASD),反映了对疾病多样性的认识。这一变化扩大了诊断范围,涵盖了从重度到轻度的不同表现。

5. 跨学科理论与干预方法的发展

  • 心理学理论:如“弱中央统合理论”解释自闭症儿童注重细节而忽略整体的认知特点。
  • 神经科学理论:镜像神经元功能障碍(“碎镜理论”)被认为与社交模仿障碍相关。
  • 干预方法:从行为疗法(ABA)到强调个性化和社会支持的现代综合干预体系。
  • 中国古代医学文献中已有类似自闭症症状的记载(如“语迟”“童昏”),但当时缺乏科学分类。现代医学的进步使得自闭症逐渐脱离误解,成为需要系统支持的神经发育问题。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