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症状观察
1. 社交互动障碍
眼神接触异常:孩子回避目光对视,或对视时间极短,更倾向于注视物体而非人脸。
呼名无反应:对名字的呼唤缺乏回应,可能表现为“听而不闻”。
缺乏共同注意:不会用手指物或跟随他人指向观察(如不会指玩具或分享兴趣)。
2. 语言与沟通异常
语言发育延迟或倒退:2岁仍无语言,或原本会说的词汇突然减少/消失。
非功能性语言:重复广告词、动画片台词,或自言自语而非交流。
3. 刻板行为与兴趣狭窄
重复动作:如转圈、拍手、反复排列物品。
异常专注:对特定事物(如旋转物体)过度痴迷,拒绝变化(如玩具摆放位置)。
二、早期筛查方法
1. “五不”行为筛查(适用于1-3岁儿童):
不看(目光接触少)、不应(呼名无反应)、不指(缺乏指物)、不说(语言落后)、不当(刻板行为)。
2. 发育里程碑对比:
1岁未出现眼神交流、指物等社交行为,或2岁无有意义词汇,需警惕。
三、家长行动建议
1. 记录行为细节:通过视频记录孩子日常表现,便于医生评估。
2. 及时专业评估:若发现多项异常,应尽早就医进行量表筛查(如ABC量表、CARS量表)或临床观察。
3. 黄金干预期:3岁前是干预最佳阶段,疑似症状即应启动干预,无需等待确诊。
注意:自闭症表现个体差异大,部分孩子可能在某方面(如记忆力、艺术能力)表现突出,但社交缺陷仍是核心。
若需进一步了解诊断标准或干预方法,可参考专业医疗手册(如DSM-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