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师 >

当自闭症遇到了自闭症

  • 心理师
  • 2025-09-12
  • www.zibizhengw.cn
  • 自闭症康复

当自闭症患者遇到自闭症患者时,这种独特的互动往往能产生超越常规理解的共鸣与支持。以下是基于真实案例和研究的分析:

一、同类感知的特殊联结

1. 非语言沟通的默契

自闭症医生肖恩通过观察男孩的抽搐和数字重复行为,瞬间理解其焦虑源(如"32个窗户,8个门把手"的计数),并采用步数测量法成功安抚对方。这种基于刻板行为的共鸣,展现了自闭症群体间特有的非语言交流模式。

2. 共享的感知体验

肖恩注意到男孩因"灯光太亮"而焦虑,这与自闭症常见的感官过敏特征一致。同类间的感知相似性使他们能快速识别彼此需求,例如拒绝核磁共振检查以避免感官过载。

二、社会互动的新可能性

1. 打破社交障碍的尝试

邹小兵提出的"共同注意训练法"(如通过泡泡游戏建立眼神接触)在自闭症间可能更易实现,因为双方对刻板兴趣的理解能降低社交压力。案例中男孩主动选择肖恩医生,也印证了这种信任建立的可能性。

2. 技术性沟通的优势

自闭症患者常通过具体数据(如步数、物品数量)表达情感。肖恩用"24步到急诊室"等精确描述转移男孩注意力,这种技术化交流在神经典型人群中反而难以奏效。

三、挑战与反思

1. 外界误解的叠加效应

即使同为自闭症,肖恩仍面临患儿父母对其医疗能力的质疑,反映社会对自闭症谱系多样性的认知不足。

2. 干预方法的创新启示

这类互动提示治疗应更注重个体化。例如利用刻板行为作为沟通桥梁(如用KPOP偶像卡片激发语言训练),而非强行消除特征。

这种相遇既是镜像般的理解,也是对社会包容度的考验。正如案例所示,当自闭症遇到自闭症,可能开辟一条基于神经多样性尊重的全新沟通路径。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