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师 >

自闭症医生的感悟怎么写

  • 心理师
  • 2025-09-16
  • www.zibizhengw.cn
  • 自闭症康复

一、初识:那道透明的墙

2015年刚接触自闭症谱系障碍(ASD)时,最震撼的并非症状本身,而是孩子们眼中那道"透明的墙"。记得第一个患者小宇(化名)在诊室反复排列积木三小时,对我的呼唤毫无反应。医学教科书上的"社交障碍"四个字,在现实里化作让人心碎的沉默。早期干预的黄金期往往在家长"等孩子长大就好了"的犹豫中流逝,这让我意识到:医生的首要职责是帮助家庭正视ASD的客观存在。

二、破壁:寻找沟通的密码

通过应用行为分析(ABA)治疗时发现,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沟通密码"。有的对音乐产生超常反应,有的通过绘画表达情绪。曾有位非言语患儿在听到《小星星》钢琴曲时突然握住我的手——那一刻让我理解到,所谓"治疗"不是消除自闭特质,而是搭建桥梁。我们开发了"感官偏好评估表",将98%患者的刻板行为转化为教学突破口。

三、共舞:家庭是永远的治疗师

最深刻的领悟来自患儿父母。有位父亲辞去高管职位,用三年时间学会地板时光疗法(Floortime);另一位母亲制作了2000多张社交故事卡片。这些家庭教会我:医生开出的不是处方,而是希望。我们建立了"家长赋能工作坊",通过培训使家庭干预有效率达到临床治疗的76%。

四、反思:诊疗台之外的课题

随着病例积累,越发意识到社会环境的重要性。某个孩子在机构能完成指令,回到普通学校仍遭孤立。现在我们联合教育局开展"影子老师"计划,更重要的工作是让社会理解:神经多样性(Neurodiversity)不是缺陷,而是人类思维的另一种可能。

五、星光:那些照亮我的时刻

  • 8岁患儿第一次主动说"医生好"时,整个诊室医护落泪
  • 青少年患者将诊疗过程画成漫画出版
  • 成年患者成为图书馆管理员后寄来的感谢卡
  • 这些片段让我确信:自闭症诊疗的本质,是帮助生命以自己的方式绽放。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