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早期筛查科普
重点普及"五不"早期识别法:不看/少看(目光接触异常)、不应/少应(对呼唤无反应)、不指/少指(缺乏手势表达)、不语/少语(语言发育迟缓)、不当行为(刻板动作)。可结合安徽日报微博视频中的筛查量表进行现场演示。
2. 免费筛查服务推广
参考浙江省将0-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纳入民生工程的做法,宣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的免费初筛服务(如发育行为评估量表)及转诊流程,强调大脑发育可塑性黄金期(1-3岁)干预的重要性。
1. 多部门协作
借鉴綦江区方案,联合残联、卫健委、教委等部门,提供从筛查到康复的全链条服务,如乐清市特教学校与医院合作的义诊模式。
2. 社区友好场景建设
推广杨浦区"星光友好场所"经验,倡议超市、文化场馆等为自闭症儿童提供专属服务。
当前多地正开展此类活动,如科尔沁区通过新媒体科普文章与公园宣传点结合,单场活动覆盖超300人次,可作为执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