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交障碍
1. 社交互动缺陷
回避眼神接触,对他人呼唤无反应,缺乏共享注意力(如不会指向感兴趣的事物与家长分享)
难以建立亲密关系,对父母与陌生人的反应无差异,不主动寻求安慰或拥抱
学龄期后仍无法理解社交规则,如轮流游戏、合作玩耍等
2. 情感沟通困难
难以识别他人情绪(如对同伴哭泣无反应),缺乏共情能力
非语言沟通障碍(手势、表情贫乏),无法通过肢体语言辅助交流
二、语言障碍
1. 语言发展异常
语言发育迟缓或倒退(如2岁仍无有意义词汇,或已会说话后突然沉默)
代词混淆(如将“我要”说成“你要”)、回声式语言(机械重复他人话语)
2. 交流功能缺陷
语言缺乏交流目的,多为单向表达而非双向对话
语调平板或异常,像“机器人说话”,难以表达需求或情感
三、刻板行为与兴趣狭窄
1. 重复刻板行为
身体动作重复(如摇晃、拍手、转圈)
坚持固定流程(如必须走特定路线、物品按固定方式摆放)
2. 异常兴趣
对特定物品或主题过度专注(如迷恋旋转物体、记忆天气预报)
游戏方式刻板(仅排列玩具而非创造性玩耍),对变化敏感且易引发焦虑
其他常见表现
感知觉异常:对声音/触觉过度敏感或迟钝(如抗拒衣物标签、对疼痛反应淡漠)
智力不均衡:约70%伴随智力障碍,但可能存在“孤岛能力”(如机械记忆超常)
需注意,症状严重程度和组合存在个体差异,早期专业评估与干预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