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自闭症治疗 >

自闭症儿童融合班教案

一、教案设计原则

1. 个性化教育计划(IEP)

需根据儿童能力评估结果制定,包括社交、认知、行为等目标,例如针对语言障碍儿童使用图卡辅助沟通。

2. 双模式课程结构

融合集体活动与个别化训练,如普通课程中嵌入社交技能小组课,或根据儿童兴趣调整活动难度。

二、核心教学内容

1. 社交能力培养

  • 通过角色扮演、合作游戏(如传球、拼图)促进互动,教师需示范并给予即时反馈。
  • 创设结构化社交场景,如"打招呼-分享玩具-告别"的流程化练习。
  • 2. 认知与行为训练

  • 使用视觉提示(如洗手步骤图、分类卡片)帮助理解规则。
  • 通过"延迟奖励"机制改善情绪问题,如完成任务后获得代币兑换奖励。
  • 三、环境支持策略

    1. 物理环境调整

  • 设置视觉标识(照片标记的个人物品柜)、安静角等降低焦虑。
  • 引入辅助器具,如改装开关的玩具增强参与度。
  • 2. 同伴支持系统

    安排"小导师"协助参与活动,通过共同游戏建立友谊,案例显示此方法能显著减少问题行为。

    四、家校协同机制

    1. 家长培训

    定期开展沟通会,指导家庭延续课堂策略,如用相同图卡在家练习表达需求。

    2. 进展反馈

    建立儿童成长档案,记录情绪变化、技能掌握情况,供家校共同优化方案。

    五、评估与调整

    每月通过观察量表分析目标达成度,重点评估:

  • 参与集体活动的时长
  • 自发沟通次数
  • 情绪爆发频率
  • 根据数据动态调整干预强度。

    以上方案需结合儿童实际能力选择融合模式(课程融合/预备班/随班就读),建议初期从低强度融合逐步过渡。实施中需注意保持活动趣味性,避免儿童因挫败感退缩。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