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社交障碍、语言交流困难及刻板行为等核心症状。以下是其典型症状和危害性的综合分析:
一、核心症状表现
1. 社交障碍
回避目光接触,对他人呼唤无反应,难以建立伙伴关系。
缺乏情感互动,如不会分享快乐或寻求安慰。
拒绝肢体接触,如不喜欢被拥抱或对父母依恋感弱。
2. 语言与沟通障碍
语言发育迟缓,部分患儿可能终身无语言能力。
表达异常,如重复刻板语言、分不清“你/我”代词。
非语言交流困难,常通过拉拽他人手指表达需求。
3. 刻板行为与兴趣狭窄
重复动作(转圈、拍手)或固定行为模式(如路线、物品摆放)。
对特定事物异常专注(如旋转物体、电视广告)。
4. 感知觉与智力异常
痛觉迟钝或敏感,可能伴随自伤行为(如咬手、撞头)。
约70%患儿存在智力落后,少数表现为机械记忆超常。
二、危害性分析
1. 个体发展受限
未及时干预可能导致成年后生活无法自理,社会功能严重退化。
合并其他精神障碍风险高,如多动症、抽动症或情绪失控。
2. 家庭与社会负担
患儿攻击行为(如咬人、打人)可能随年龄增长加重,需长期监护。
社交能力缺失影响就学、就业及人际关系的建立。
3. 长期健康风险
部分低功能自闭症患者可能因行为问题过早死亡。
三、早期干预的重要性
早期科学干预可显著改善60%患儿的社交能力,例如通过家庭互动训练(如轮流游戏、共同关注练习)提升基础社交技能。建议家长发现疑似症状时及时就医评估,以争取最佳康复窗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