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与免疫系统之间存在密切关联,多项研究表明免疫系统异常可能是自闭症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以下是主要研究发现和关联机制:
1. 淋巴细胞数量减少
自闭症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包括CD4+和CD8+T细胞)、B淋巴细胞数量显著减少,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比例升高。部分患者还存在抑制性T细胞缺乏和辅助T细胞功能异常。
2. 小胶质细胞功能紊乱
大脑中的免疫细胞——小胶质细胞在自闭症患者中表现为过度激活或吞噬功能缺陷,导致突触修剪异常和神经炎症。例如,CD47蛋白调控异常可能影响小胶质细胞对突触的清除。
1. 炎性因子水平升高
自闭症患者血浆和脑脊液中IL-6、IL-8、TNF-α等促炎细胞因子显著增高,与社交障碍和重复行为严重程度相关。部分患者还存在针对脑组织(如髓鞘蛋白)的自身抗体。
2. 补体系统异常
补体C4b蛋白水平下降可能影响免疫清除功能,与神经发育异常相关。
1. 肠-脑轴失调
约90%自闭症患儿伴有消化道症状,肠道菌群失衡可能通过免疫激活(如Th17细胞增多)影响大脑功能。
2. 孕期免疫影响
孕妇免疫系统过度激活(如感染或自身免疫疾病)可能通过细胞因子干扰胎儿神经发育,增加自闭症风险。
1. 免疫调节疗法
丙种球蛋白、维生素D3纳米乳剂等可通过调节免疫反应改善核心症状。CD47抗体和CDK2抑制剂等靶向药物正在研究中。
2. 综合干预
针对全身症状(如肠道问题、过敏)的系统治疗可能改善预后。
自闭症的免疫异常涉及细胞、分子及系统层面,与遗传、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形成“免疫-神经炎症-行为异常”的病理链。未来研究需进一步明确具体机制以开发精准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