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真性自闭症(器质性自闭症)
2. 假性自闭症(功能性自闭症)
| 特征 | 真性自闭症 | 假性自闭症 |
|-|--|--|
| 社交能力 | 婴幼儿期即回避眼神对视,对父母呼唤无反应 | 阶段性退缩,对信任者可有短暂眼神交流 |
| 语言发展 | 可能出现语言倒退,机械重复无意义语句 | 语言滞后但理解正常,受挫时拒绝沟通 |
| 刻板行为 | 强迫性仪式行为(如固定路线行走) | 紧张时的代偿行为(如咬指甲),情绪平稳后消失 |
| 兴趣范围 | 极度狭窄且不可变(如只玩玩具车轮) | 可通过引导拓展新兴趣 |
需终身结构化训练(如ABA疗法),仅少数高功能患者能掌握基础社交技能
90%患儿通过家庭环境调整和感统训练,3-6个月症状显著改善
若发现孩子有疑似症状,建议尽快进行以下评估:
1. 医学检查:脑成像、遗传检测排除器质性病变
2. 行为量表:ADOS-2模块测试、Gesell发育诊断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