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也称孤独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社交沟通障碍、语言发育异常及重复刻板行为。以下是关于儿童自闭症的核心信息整理:
一、主要症状表现
1. 社交障碍
缺乏眼神交流,回避与他人对视,对亲人呼唤反应迟钝。
难以建立同龄友谊,常独自玩耍,不遵守社交规则。
2. 语言沟通问题
语言发育迟缓或倒退,部分患儿仅能重复固定短语或广告词。
语调单一,缺乏情感表达,可能出现鹦鹉学舌现象。
3. 刻板行为与兴趣狭窄
重复排列物品、迷恋旋转物体,抗拒日常生活规律改变。
对特定事物(如数字、字母)异常专注,行为模式僵化。
二、诊断与鉴别
早期发现:1岁前即可出现症状,如眼神交流缺失、痛觉迟钝等。
专业评估:需结合量化量表(如ABC量表)及医生观察,排除语言发育迟缓等类似疾病。
黄金干预期:3岁前干预效果最佳,强调早诊断早治疗。
三、治疗与家庭干预
1. 综合疗法
行为训练:包括语言、社交、感统训练,需长期坚持。
药物辅助:针对伴随症状(如多动、癫痫),但无特效药。
2. 家庭支持
建立亲子依恋,避免过度保护或孤立孩子。
通过预演胜利、语言鼓励等方式增强患儿自信。
四、家长注意事项
孕期避免病毒感染,提倡母乳喂养,注意儿童饮食均衡。
若发现异常(如语言倒退、社交回避),及时就医并参与专业康复计划。
如需更详细诊疗建议,可参考权威机构发布的《儿童孤独症诊疗康复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