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偷税漏税处罚标准2017

一、刑事处罚标准解读

量刑依据

对于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采用欺骗、隐瞒等手段逃避缴纳税款的行为,法律明确了严格的处罚标准。

对于逃避缴纳的税款数额较大,且占应纳税额10%以上的行为,将被处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款。

对于逃避缴纳的税款数额巨大,占应纳税额30%以上的行为,则会被判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处以罚款。

对于多次偷税漏税未处理的情况,其逃避税款的累计数额将被计算并依法惩处。

免责情形

也有一种情况是可以免刑事责任的,那就是在税务机关发出追缴通知后,能够及时补缴税款、滞纳金,并接受相应的行政处罚。如果在5年内因偷税受过刑事处罚或两次以上行政处罚的,则不在此列。

二、行政处罚标准详解

追缴与罚款

对于不缴或少缴的税款及滞纳金,税务机关有权进行追缴,并对当事人处以罚款。罚款的标准为所欠税款的50%以上至5倍以下。如果扣缴义务人采取同样的手段不缴纳已扣税款,也将面临同样的处罚。

情节认定

偷税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伪造账簿、虚假申报、隐匿收入等手段。当偷税数额达到1万元以上并且占应纳税额的10%以上,或者因偷税被行政处罚两次后再次偷税时,将受到刑事追诉。

三、其他说明

上述标准主要基于2017年的《刑法》第201条和《税收征收管理法》第63条。虽然后续有司法解释(如2024年两高文件)对部分细节进行了补充,但为了满足用户的特定需求,这里主要阐述的是2017年的标准,未引用的法规。实际处罚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具体案件情节,包括逃避税款的金额、主观故意的程度以及采取的补救措施等。

法律对于税收的征管非常严格,任何逃避缴纳税款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无论是刑事处罚还是行政处罚,都是为了维护税收的公平性和法律的权威性。希望每一个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都能够守法纳税,共同为社会的繁荣稳定做出贡献。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