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自闭症训练学习 自闭症儿童训练教程

自闭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社交互动障碍、语言交流困难以及重复刻板行为和兴趣。对于自闭症儿童的训练需要系统性、结构化的方法,同时需要家长和专业人员的长期配合。将为您详细介绍自闭症儿童训练的核心方法、家庭训练技巧以及专业干预策略。

一、自闭症训练基础原则

自闭症儿童的训练需要遵循几个基本原则,这些原则构成了有效干预的基石。结构化教学是最被国际认可的方法之一,即在固定范围内设置场景训练,如在家庭中明确划分功能区(休息区、用餐区等),通过固定空间的训练帮助孩子形成反射和习惯。

任务分解是训练的关键技术。任何技能训练都应分解为小步骤,例如训练穿袜子可分为:把袜子套到前脚掌→拉到后脚掌→拉过后脚跟→最后往上拉穿好。每个步骤单独训练,完成后再串联。

第三,及时强化不可或缺。孩子每完成一个任务步骤,都必须给予奖励,强化正确行为。奖励可以是口头表扬、身体接触(如拥抱),也可以是食物、玩具等物质奖励。研究表明,正向强化比惩罚更有效建立新行为。

家校协同至关重要。许多专业机构建议家长陪同孩子在学校训练,回家后继续进行相同方法的训练,保持一致性。如果仅在学校训练而家庭不同步,孩子的行为容易出现反复。

二、核心能力训练方法

1. 生活自理能力训练

生活自理是自闭症儿童首要训练目标。训练步骤包括:(1)分析患儿存在的问题,如不会穿袜子、不会吃饭等;(2)将任务分解为可操作的小步骤;(3)逐步训练每个分解步骤;(4)及时给予奖励。

例如进食训练可分为:拿勺子→舀食物→送入口中→咀嚼吞咽。穿衣训练可分为:识别衣服正反面→套头→伸袖子→拉整衣物。每个步骤可能需要数天或数周的训练才能掌握。

2. 语言沟通训练

语言训练是自闭症干预的核心工作,可采用多种方法:

  • 气息训练:吹气球、吹纸条、吹乒乓球,强调匀速有控制地吹气,每日坚持可改善说话气息
  • 舌部练习:用小块葡萄干粘在嘴唇四周,让孩子用舌尖点下;或用海苔片粘在上颚,让孩子用舌头舔下,增强舌头灵活性
  • 发音练习:通过游戏方式进行,如家长和孩子同时伸出大拇指边发声边对碰,加重发音时用力对碰
  • 简短清晰的指令:与孩子互动时,先确保其注意力集中,然后给予简短明确的指令
  • 对于无语言儿童,可先建立非语言沟通方式,如图片交换系统(PECS),再逐步过渡到语言训练。

    3. 社交技能训练

    社交障碍是自闭症核心症状之一,训练方法包括:

  • 结构化社交游戏:通过固定规则的游戏,如轮流搭积木、合作画画等,培养互动能力
  • 同龄人互动:创造与正常儿童互动的机会,从简单并行游戏开始,逐步过渡到合作游戏
  • 场景模拟:设置购物、问路等社交场景,通过角色扮演训练适当社交反应
  • 兴趣拓展:针对刻板兴趣,逐步引入相关但稍有变化的活动,扩大兴趣范围
  • 三、行为问题管理与技能训练

    1. 问题行为干预

    自闭症儿童常见问题行为包括自伤、攻击、刻板行为等。干预步骤为:

    1. 行为评估:记录行为发生的前因(Antecedent)、行为本身(Behavior)及后果(Consequence),即ABC分析

    2. 功能分析:确定行为功能,如逃避要求、获取关注或自我刺激

    3. 替代行为训练:教授适当方式满足相同需求

    4. 强化系统:强化替代行为,削弱问题行为

    2. 行为技能训练

    半肢体辅助是有效的技能训练方法,操作要点包括:

    1. 发指令时站在学生斜后方

    2. 轻轻托住学生胳膊,引导手朝向目标物

    3. 当学生要拿正确物品时,手轻轻松开但仍保持在附近以防拿错

    例如训练"拿汽车"指令:站在斜后方说"拿汽车"→轻托胳膊引导→接近汽车时松开手但仍防护。反复练习直至独立完成。

    四、家庭训练实施策略

    由于专业机构资源有限,家庭训练成为自闭症儿童干预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训练需注意:

    1. 训练内容选择

  • 不教内容:孩子完全不会的、操作难度大的、不喜欢的内容以及家长不确定的内容
  • 宜教内容:孩子喜欢且会的、极易操作的、能带来成功体验的活动
  • 从基础能力开始:先建立安坐能力、指令配合能力和学习意识,再教授具体技能
  • 2. 日常训练融入

  • 生活场景利用:穿衣、吃饭、洗漱等日常活动都是训练机会
  • 亲子互动游戏:根据孩子能力水平选择适合的游戏,保持高频互动
  • 环境结构化:划分明确功能区域,建立固定生活流程
  • 3. 家长注意事项

  • 避免单独玩耍:尽量减少孩子独处时间,保持互动
  • 情绪管理:训练中保持耐心,避免因挫败感引发情绪问题
  • 记录进步:记录孩子的小进步,调整训练难度
  • 五、专业干预与辅助疗法

    除行为训练外,还有多种专业干预方法可选择:

    1. 结构化教学(TEACCH)

    强调利用视觉提示、结构化环境帮助自闭症儿童学习。包括:

  • 物理环境结构化
  • 时间表可视化
  • 工作任务系统化
  • 2. 感觉统合训练

    针对感觉处理异常的儿童,通过特定活动改善大脑对感觉信息的整合能力。包括:

  • 前庭觉训练:秋千、平衡木
  • 本体觉训练:攀爬、推拉
  • 触觉训练:不同质地材料接触
  • 3. 艺术治疗

  • 音乐治疗:通过节奏、旋律改善社交沟通
  • 绘画治疗:通过艺术表达促进情绪调节
  • 舞蹈治疗:通过身体动作增强肢体协调
  • 4. 智能化音乐治疗

    结合高科技手段的传统音乐治疗,根据患者爱好提供个性化训练方案,更具针对性。

    六、训练计划制定与评估

    有效的自闭症干预需要科学评估和计划:

    1. 初期评估:由专业人员评估患儿核心症状、问题行为、发展水平及共患问题

    2. 目标制定:涵盖社交沟通、行为管理、生活技能及共患问题处理

    3. 计划实施:一般以3个月为短期目标周期,制定月计划、周计划和日计划

    4. 效果评估:定期(如3个月)重新评估,判断干预有效性并调整策略

    5. 家校协同:机构与家庭保持训练一致性,共同实现阶段目标

    自闭症训练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家长保持耐心和信心。早期密集干预(每周20-40小时)效果最佳,但任何年龄开始干预都会有帮助。随着孩子能力提高,训练重点应从基础技能逐渐转向社交适应和职业技能,为成年生活做准备。

    记住,每个自闭症儿童都是独特的,训练方法需个性化。建议家长在专业人士指导下,结合孩子特点选择合适方法,并在日常生活中持续实践。虽然挑战巨大,但通过科学干预,大多数自闭症儿童都能取得显著进步。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