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通常在幼儿期即可被发现。了解自闭症的早期表现和防治方法对家长至关重要,早期识别和干预能显著改善孩子的预后。
幼儿自闭症的典型表现
自闭症的核心症状主要体现在社交互动、语言交流和行为模式三个方面,不同孩子表现可能差异较大,严重程度也不尽相同。
社交互动障碍
目光接触异常:婴儿期即可表现出不与人对视,抱婴儿时他的眼睛对你没有交流,大些的孩子当你去抱他时也表现出抗拒
呼名不应:对叫名字没有反应或反应很少,不会顺着手指方向看
缺乏社交互动:不喜欢被抱,不寻求安慰,不依恋抚养人,沉浸在自己的小空间内
共同注意力缺陷:不能和父母有共同注意,当妈妈说"你看那是什么"时,孩子一般没有反应
语言交流障碍
语言发育迟缓:说话晚或基本不说话,两岁三岁还只会说简单的"爸爸妈妈"等单词
语言理解与表达障碍:语言能力差,理解能力弱,语言内容单一重复,可能重复问话但不会正常对答
鹦鹉学舌:重复别人的话而非回答问题,如问"你几岁了",他会重复"你几岁了"
非语言交流障碍:不会用点头摇头表示同意不同意,有需求时拉着大人去拿而不用手指
刻板重复行为与兴趣狭窄
刻板行为:反复转圈、闻物体味道、来回奔跑、反复开关电灯等
固定仪式:坚持走固定路线,睡前有固定常规动作,如拖鞋毛巾必须放在特定位置
特殊兴趣:过度关注圆形物体(车轮、电风扇等),反复看同一集动画片
物品依赖:对某玩具过度依赖,24小时都得抱着,拿走会大哭大闹
自闭症的早期识别信号
自闭症的一些早期"红色信号"可在1岁左右甚至更早被发现,家长应特别关注以下"五不"行为:
1. 不看或少看:目光对视少,尤其对人眼注视时间少
2. 不应或少应:叫名反应差,共同注意力缺乏
3. 不指或少指:不会用食指指物,有需求时拉着大人去拿
4. 不语或少语:语言发育延迟或倒退
5. 不当行为:使用不当方式物品(如过度啃咬)
自闭症的诊断方法
自闭症的诊断是一个综合评估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临床行为观察:医生通过与家长沟通了解孩子在家表现,并在诊室长时间观察孩子行为
2. 发育评估:完成智力检查,排除智力障碍影响交往的可能性
3. 量表评估:使用自闭症量化评估表(如CARS、ABC等),达到诊断标准方可确诊
4. 鉴别诊断: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如听力障碍、语言障碍等)
自闭症的防治策略
自闭症的治疗应采取综合干预措施,以教育干预为主,药物治疗为辅,需要家庭、医生和专业机构三方面共同配合。
干预治疗方法
1. 行为干预训练
应用行为分析(ABA):通过正强化系统培养适当行为
结构化教学(TEACCH):利用视觉提示帮助学习
早期介入丹佛模式(ESDM):针对12-48个月儿童的综合干预
2. 感觉统合训练
针对感知觉异常设计活动,改善感觉处理能力
在专门康复机构进行,需专业人员指导
3. 社交沟通训练
通过游戏等方式培养共同注意力、模仿能力
使用图片交换沟通系统(PECS)辅助无语言儿童表达
4. 语言治疗
由专业语言治疗师进行个性化语言训练
从简单发音到复杂句子循序渐进
家庭干预与机构干预的选择
自闭症干预主要有家庭干预和机构干预两种方式,各有优缺点,家长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或结合使用。
家庭干预的优点:
孩子能得到家庭温馨和爱,环境相对稳定
时间安排灵活,孩子更安心
家长可获得丰富资源并深入学习
家庭干预的挑战:
需要家长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学习专业知识
可能达不到专业机构治疗水平
可能影响家长工作和生活
机构干预的优点:
更专业,有针对性的干预方案
治疗师与孩子关系更专业有效
接触更多同龄人,有助于社交发展
机构干预的挑战:
费用较高(专业密集干预年预算40万起)
时间固定可能影响家庭安排
孩子可能感到压力大
给家长的建议
1. 早发现早干预:一旦发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评估,干预越早效果越好
2. 保持耐心与信心:自闭症干预是长期过程,需保持耐心,相信孩子的进步潜力
3. 持续学习:家长应主动学习自闭症相关知识,提升干预能力
4. 寻求支持:加入家长互助团体,分享经验,减轻压力
5. 关注自身健康:照顾好自己的身心状态,才能更好帮助孩子
自闭症儿童就像天上的星星,在属于自己的轨道运行,需要我们用更多的理解、耐心和专业方法帮助他们发展潜能,融入社会。记住,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干预方案应个体化,定期评估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