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SPER(Joint Attention, Symbolic Play, Engagement and Regulation)是一种针对孤独症(自闭症)儿童社交沟通障碍的创新型干预方法,由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Connie Kasari博士团队开发。这一模式将儿童发展阶段与行为管理原理相结合,通过自然情境干预方式,专注于提升孤独症儿童的核心社交沟通能力。
JASPER名称本身就是其核心干预要素的缩写:
这一模式特别强调在自然游戏情境中促进儿童的自发行为和沟通,而非依赖成人主导的结构化教学。与传统高结构化的DTT(桌面回合式教学)相比,JASPER更注重行为的自发性、多样性和自然情境下的泛化。
JASPER将游戏技能分为四个主要类别,每个类别又包含子条目:
1. 简单游戏:基础操作行为
2. 组合游戏:包括演示组合、一般组合、实体组合、常规组合
3. 前象征游戏:为象征游戏做准备
4. 象征游戏:最高级游戏形式,包括儿童施动、单方案序列、玩偶施动、多方案序列等
1. 阶段一:参与的基础知识
2. 阶段二:提高参与感
3. 阶段三:提高语言能力
JASPER提倡自然互动,避免使用"你真棒"这类不自然的赞美。取而代之的是,治疗师会模仿孩子的游戏行为同时作出口语拓展。例如,当孩子出现"给玩偶喂食"行为时,治疗师会模仿这一动作并加入语言示范,而非直接赞美。
过去15年中,研究人员对近500名自闭症儿童进行的随机对照试验表明,JASPER能够有效提升儿童的共同注意、社会交流以及情绪管理能力,同时也提升了家长的协同调节(co-regulation)能力。JASPER是少数经英国NICE(Th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are Excellence)认证的社交沟通类循证实践干预方法之一。
研究表明,经过12-20周的JASPER或DTT干预后,在标准化测试结果上两组持平,但JASPER组儿童表现出更多的自发口语语言使用和更高质量的家长互动。
JASPER模式配套的SPACE评估工具仅需15分钟即可完成,能测评ASD儿童在共同参与、共同注意、请求技能、语言、情绪调节和游戏技能等关键领域的能力,同时关注游戏的多样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1. 环境设置
2. 成人角色
3. 目标行为强化
4. 家校协作
随着NDBI(自然发展行为干预)理念的推广,JASPER模式近年来开始进入中国专业人士的视野。2024年中文版JASPER教材的推出加速了这一模式在中国的传播和应用。目前,中国一些前沿的自闭症干预机构已开始将JASPER纳入其服务体系,与ESDM、PRT等其他实证有效的干预方法结合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在选择JASPER课程或相关机构时,家长应关注师资的专业培训背景,确保干预人员接受过系统的JASPER模式培训。JASPER作为综合性干预方案的一部分,往往需要与其他针对性训练(如言语治疗、作业治疗等)配合使用,才能达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