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症状观察
1. 社交沟通障碍
缺乏目光对视(如回避他人眼神、呼名无反应)
难以理解或回应他人情感(如不分享兴趣、对话单向)
语言发育异常(如语言倒退、重复无意义词汇)
2. 刻板行为与兴趣局限
重复固定动作(如转圈、排列物品)
对特定事物异常专注,拒绝变化(如坚持相同路线或食物)
二、年龄阶段预警信号
12月龄:对言语指令无反应,无肢体语言
18月龄:无自发词语,无指物行为
24月龄:语言表达明显落后同龄人
三、专业评估方法
1. 临床行为观察:医生通过家长访谈和儿童互动评估社交、语言及行为模式
2. 标准化工具:如DSM-5诊断标准(需满足社交障碍和刻板行为两项核心症状)
3. 多学科协作:儿科、精神科、心理学联合诊断,排除智力障碍等类似疾病
四、注意事项
早期干预:3岁前是黄金干预期,即使未确诊,可疑症状也需及时干预
避免误判:感统失调等可能表现相似,需专业鉴别
若发现上述迹象,建议尽快就医进行系统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