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自闭症为什么叫自闭症

一、命名依据

1. 症状特征

该名称源于患者表现出的"自我封闭"倾向,包括社交回避、语言交流障碍及沉浸于个人世界等典型特征。医学上强调这种"封闭性"并非主观选择,而是神经发育异常导致的功能性障碍。

2. 术语演变

  • 1943年美国医生Kanner首次使用"早期婴儿自闭症"(early infantile autism)描述该病症,"autism"词根源自希腊语"autos"(自我),反映患者与外界隔离的状态。
  • 中文"自闭症"为英文术语的直译,而"孤独症"则是中国大陆学术界的规范称谓,两者指代同一疾病。
  • 二、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1. 不同于智力低下

    自闭症属于神经发育障碍,虽可能伴随智力问题,但核心是社交沟通障碍,而非单纯的智力缺陷。约30%患者智力正常,部分甚至存在特殊才能(如机械记忆或艺术天赋)。

    2. 谱系分类

    2013年起,DSM-5将自闭症、阿斯伯格综合征等统一为"孤独症谱系障碍"(ASD),体现症状的多样性。

    三、术语使用的现状

    中国残联建议使用"孤独症"替代"自闭症",旨在消除"自我封闭"的负面联想,强调社会支持的重要性。但两种名称在学术和日常场景中仍并存使用。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