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接力赛是一项融合体育训练与社交技能发展的综合性活动,需要针对自闭症儿童的特殊需求进行精心设计。以下是一份完整的教案框架,结合了运动技能训练与社交能力培养的双重目标。
教案设计理念与目标
自闭症儿童接力赛的核心价值在于通过结构化体育活动促进多方面能力发展。本教案基于应用行为分析(ABA)原理,将接力赛分解为可操作的小步骤,通过视觉提示、即时强化等方式帮助自闭症儿童逐步掌握技能。
主要教学目标:
1. 运动技能目标:提高跑步速度、身体协调性和接力棒传递技巧,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
2. 社交互动目标:培养轮流等待、团队协作意识,建立简单的非语言交流能力(如目光接触、手势沟通)
3. 认知发展目标:理解比赛基本规则,提高对指令的反应速度,增强规则意识
4. 情绪管理目标:学会面对输赢,减少比赛过程中的焦虑情绪,提高挫折承受能力
活动准备与适应性调整
为自闭症儿童设计接力赛需要充分考虑他们的感知觉特点和社交沟通障碍,进行适当的活动调整。
环境准备:
选择安静、干扰少的场地,用彩色胶带明确标出跑道边界(直线或简单曲线)
设置视觉提示系统:在交接区放置不同颜色地垫或标志物,帮助儿童识别传递位置
准备降噪耳机或耳塞,减少环境噪音对敏感儿童的干扰
器材选择:
接力棒选用质地轻便、颜色鲜艳的塑料或橡胶材质,直径适中便于握持
备用触觉强化物:如表面有凹凸纹理的接力棒,满足不同感知需求
准备计时器、口哨(音量可调节)等裁判工具
人员配置:
每组配备1名引导员(教师或志愿者),负责提示轮次和给予即时强化
安排同伴示范者(可邀请典型发展儿童参与),通过模仿学习社交规则
专业支持人员(如行为治疗师)在场观察并提供必要干预
教学步骤与实施策略
自闭症儿童接力赛教学应采用分阶段、多回合的渐进式训练方法,确保每个环节都得到充分练习。
第一阶段:基础技能训练(2-3课时)
1. 目光接触与注意力训练
通过"吹泡泡魔法":当儿童看泡泡时,突然将泡泡棒移到教师眼前,要求目光接触后立即吹泡泡作为强化
"寻宝大作战":当面将小物品藏于手心,要求儿童通过观察选择正确的手,建立观察他人行为的习惯
2. 接力棒传递基础
静态传递练习:两人对坐,从直接放入手中过渡到鼓励伸手接棒,每次成功说"谢谢"强化
动态传递训练:短距离(1米内)走动中传递,强调双手接棒和右手推送动作
3. 跑步姿势与路线保持
沿直线行走:用彩色胶带贴出明显路径,最初可允许偏离,逐步提高要求
引入"停止-行走"游戏:教师喊口令时练习即时停止,培养听从指令能力
第二阶段:社交规则理解(2-3课时)
1. 轮流等待训练
"轮流隧道"游戏:用纸箱搭建隧道,明确"轮到XX"的语言提示,完成穿越后传递提示物
动作模仿链:从简单拍手逐步过渡到"拍腿-跺脚-拍手"三步序列,培养动作记忆和轮转意识
2. 非语言沟通培养
手势训练:教授用手指物表达需求,如将物品放高处,辅助儿童指向物品后立即满足需求
表情模仿:教师做夸张表情(如张大嘴、眨眼睛),鼓励儿童模仿并命名情绪
3. 团队意识建立
"合作运球":两人用毛巾共同兜住小球移动,成功后击掌庆祝"我们赢了"
小组标识制作:每个团队设计专属队徽或口号,增强集体归属感
第三阶段:综合接力赛实践(3-4课时)
1. 简化版接力赛
短距离(10米)直线跑道,每组2-3人
明确视觉提示:在交接区放置不同颜色标志物
引导员辅助轮次提醒和动作提示
2. 渐进式难度提升
增加跑道长度至20米,引入折返跑元素
加入简单障碍:如跨越小垫子、绕行标志桶等
逐步减少成人提示,鼓励同伴间自然互动
3. 比赛规则内化
使用社交故事预先讲解比赛流程和预期行为
通过视频示范展示正确和错误的交接方式
设置"规则检查点":赛前提问关键规则,回答正确可获得小优势(如前进1米)
差异化教学策略
针对自闭症谱系儿童的不同能力水平,应采用分层教学方法,确保每个儿童都能获得适当挑战。
低功能儿童支持策略:
一对一肢体辅助完成跑步和传递动作
使用图片交换系统(PECS)表达"我的回合""帮帮我"等基本需求
简化任务要求:如只需持棒走完全程即为成功
中功能儿童提升策略:
引入数量概念:计数完成交接的次数
角色轮换体验:尝试担任发令员、记分员等不同角色
情绪识别训练:比赛暂停时,指认并标记参赛者的表情状态
高功能儿童拓展活动:
设计团队策略:如安排跑步顺序、设计鼓励手势
担任同伴辅导员:协助指导能力较弱的队员
参与规则协商:对比赛方式提出改进建议并实践
评估与反馈机制
科学有效的评估系统有助于追踪儿童进步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行为观察指标:
1. 运动技能:接力棒传递成功率、跑步路线偏离程度、完成时间
2. 社交互动:自发眼神接触次数、恰当手势使用、轮流等待遵守情况
3. 情绪行为:挫折反应强度、规则抗议频率、团队庆祝参与度
数据记录方法:
每次训练记录关键行为的频率和持续时间
视频分析对比基线期和干预期的表现变化
家长问卷了解技能泛化到其他场景的情况
强化系统设计:
即时强化:每次成功传递后给予社会性表扬或小零食(逐步淡化)
代币制度:积累贴纸兑换优先选择权等特权
自然强化:体验胜利喜悦、同伴认可等内在奖励
安全注意事项与应急预案
自闭症儿童参与体育活动需要特别关注潜在风险,做好充分预防措施。
常见风险预防:
场地安全检查:清除尖锐物,确保跑道平整无障碍
身体防护:为平衡能力差的儿童配备防护头盔或护膝
环境控制:避免强光直射,准备遮阳帽和饮用水
行为问题应对:
设立"安静角":当儿童过度激动时可暂时撤离平复情绪
预备替代行为:如焦虑时允许握压力球而非尖叫
提前演练:通过社交故事预演可能引发焦虑的情境
医疗应急准备:
配备急救箱:含创可贴、冰袋等基础医疗物品
教师培训:掌握癫痫发作等紧急情况的处理流程
沟通卡片:为无口语儿童准备表达不适的图片工具
通过系统化的教学设计、差异化的支持策略和严密的安全保障,自闭症儿童接力赛能够成为促进身心发展的有效干预活动。教师应根据个体反应灵活调整方案,让每位儿童都能在成功体验中逐步提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