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核心症状表现
社交障碍:缺乏与他人互动意愿,如眼神接触短暂、难以建立情感联系,且不愿与其他儿童玩耍。
语言发育异常:可能出现语言发育迟缓或倒退,部分患儿甚至无主动语言能力。
刻板行为:重复固定动作(如玩手)、兴趣狭窄(仅偏好特定食物或玩具),或坚持固定生活模式。
2. 遗传与生物学因素
遗传倾向:研究显示,同卵双胞胎同病率高达82%,远高于异卵双胞胎(10%),且男孩发病率是女孩的3-4倍。
脑发育异常:可能与脑结构/功能异常、神经递质代谢紊乱或孕期不利因素(如病毒感染、放射线暴露)相关。
3. 环境与免疫因素
孕期及围产期风险:母亲怀孕期间感染(如巨细胞病毒)、接触重金属或吸烟等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免疫机制假说:部分研究提出慢性食物过敏或免疫炎症反应可能影响大脑发育。
4. 临床评估与量化工具
需结合专业量表的标准化评估(如社交行为、语言能力测试),并由医生通过长期观察确诊,避免仅凭单一表现误判。
若怀疑孩子存在相关症状,建议尽早到专科医院进行系统检查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