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自闭症感统训练竖抱桶

竖抱桶是一种专门用于感觉统合训练(感统训练)的教具,在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训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种训练工具主要通过前庭觉刺激、本体觉输入和平衡训练来帮助自闭症儿童改善感觉统合能力。

竖抱桶的训练原理与作用

竖抱桶通过特定的摇摆和旋转动作,能够有效刺激儿童的前庭系统。前庭系统位于内耳,负责感知头部位置和运动状态,对平衡、空间定向和姿势控制至关重要。对于自闭症儿童而言,前庭觉的刺激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感知自己的身体在空间中的位置,改善身体意识和协调能力。

竖抱桶训练还能同时促进多种感觉系统的整合:

  • 前庭觉刺激:通过桶的摇摆和旋转,提供丰富的前庭输入,帮助大脑更好地处理运动信息
  • 本体觉发展:儿童需要主动抓握和调整姿势来保持平衡,这增强了肌肉和关节的本体感觉
  • 视觉追踪:配合丢沙包或抓小球等活动,可以训练视觉追踪能力和手眼协调
  • 竖抱桶的具体训练方法

    基础训练方式

    1. 坐姿摇摆和旋转:孩子坐在底板上,双手环抱圆柱,双脚夹住筒边,由指导者帮助前后左右摇动圆筒,也可做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这种训练对前庭系统的刺激较为温和,适合初学者。

    2. 站立摇摆:孩子站立在底板上,双脚夹住圆筒,双手握住上端绳索,由指导者推动作前后左右摇晃。这种姿势重心较高,难度较大,但对平衡能力的提升效果更显著。

    进阶训练方法

  • 结合视觉训练:在摇摆或旋转的让孩子抓取小球或投掷沙包,训练手眼协调能力
  • 套圈游戏:让孩子在摇摆的竖抱桶上进行套圈活动,提升运动企划能力
  • 单侧训练:逐步过渡到单手抓绳或单脚站立,增加训练难度
  • 针对自闭症儿童的特殊考量

    自闭症儿童使用竖抱桶训练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个体化调整:根据每个孩子的敏感度和能力调整训练强度,前庭敏感的孩子可能需要更温和的刺激。

    2. 情绪观察:密切注意孩子的面部表情和反应,防止因过度刺激导致不适或情绪问题。

    3. 循序渐进:从简单的坐姿摇摆开始,逐步增加旋转速度和训练复杂度。

    4. 结合其他训练:可将竖抱桶训练与触觉训练结合,如在桶内放置不同质地的物品,提供多重感觉输入。

    5. 专业指导:建议在专业感统训练师的指导下进行,确保训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训练频率与安全事项

    竖抱桶训练一般采用分组方式进行,常见的是每次3组,每组50次晃动,但具体应根据儿童个体情况调整。训练时需特别注意:

  • 旋转速度不宜过快,避免造成眩晕或不适
  • 做好安全防护措施,防止跌落
  • 训练前后观察儿童状态,出现面色苍白、呕吐等不适反应应立即停止
  • 避免在饭后立即进行训练
  • 竖抱桶训练的长期效果

    坚持进行竖抱桶训练可以为自闭症儿童带来多方面的改善:

    1. 身体协调性:增强平衡能力和运动协调性,改善动作笨拙的情况

    2. 注意力提升:通过前庭觉的规律刺激,有助于提高专注力和学习能力

    3. 情绪调节:部分自闭症儿童通过前庭刺激可以获得情绪上的平静

    4. 社交互动:在指导师的引导下进行训练,也能提供社交互动的机会

    5. 自信心建立:成功完成训练任务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勇气

    竖抱桶作为感统训练的重要工具,对3-12岁的自闭症儿童尤为适用,其中3-6岁是训练的黄金期。通过科学、系统的训练安排,能够有效促进自闭症儿童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为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