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感官适应阶段
先用干毛巾轻轻接触面部,逐步过渡到湿毛巾
让孩子触摸水温并自己调节(准备温度计可视化)
提供不同材质的洗脸工具供选择(海绵/超软毛巾等)
2. 建立可视化流程
制作图文并茂的洗脸流程图(可做成翻页书)
使用"先...然后..."的肯定句式(如:"先擦眼睛,然后就可以玩泡泡")
搭配孩子喜欢的计时器(沙漏/电子倒计时)
3. 游戏化改造
设计"脸部寻宝游戏"(贴可水洗贴纸让擦掉)
用无泪泡泡制造趣味性
编造洗脸主题的社交故事(如:"小火车开过下巴车站")
4. 强化物系统
每次完成后立即给予代币奖励
设置累积奖励机制(如集满5个贴纸换公园游玩)
口头表扬要具体("你刚才自己擦鼻子的动作很温柔")
5. 环境调整建议
使用防滑脚垫增加安全感
准备防溅护目镜(如果怕水)
在非洗手间环境尝试(如用小盆在客厅)
注意事项:
记录拒洗的具体诱因(水温/毛巾材质/动作顺序等)
可配合感觉统合训练(日常增加触觉脱敏练习)
咨询OT治疗师获取个性化方案
进步标准:
初期目标可以是"允许湿巾接触面部3秒",要重视微小进步。平均训练周期可能需要2-6个月,期间可定期调整策略。
需要时可提供更具体的视觉提示卡模板或社交故事范例。您孩子目前对哪种感官刺激比较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