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员自述的心理状态
1. 易烊千玺曾透露自己通过写日记缓解压力,五本日记记录了他年少成名后的孤独感。他在同年龄段缺乏可倾诉对象,20岁时就承担着远超同龄人的压力。这种长期压抑的状态也反映在他选择的影视角色上,如《少年的你》中的小北和《小小的我》里的脑瘫少年,这些沉浸的表演经历让他坦言"再也不敢接这种角色"。
2. 王俊凯在拍摄电影《刺猬》时,为饰演自闭症角色周正进行了大量观察研究。影片中他通过眼神变化展现角色特质:在父母面前黯淡无光,独处时却会有细微的情绪波动。这种专业表现让观众看到了他作为演员的成长。
二、历史影像中的青涩时刻
近期解密的十年保密协议资料中,包含三人早期训练时摔倒、顺拐等"社死"画面。14岁的王俊凯曾跳飞鞋子仍坚持完成表演,易烊千玺严肃指导队友时自己踩裤脚摔倒,这些原始影像展现了少年偶像在镁光灯外的真实状态。
三、公众形象与真实状态的差异
尽管团体早期以《青春修炼手册》等阳光歌曲树立正能量形象,但成员采访中透露过台下不为人知的压力:王源形容"必须一个人往前冲的孤独",王俊凯经常排练到深夜再补文化课。这种高强度工作与学业平衡的压力,可能也是部分照片中显露出疲惫感的原因。
需要说明的是,所谓"自闭照片"更多是特定情境下的瞬间捕捉或角色需要,并不代表成员真实的心理状况。三位成员近年都通过不同方式实现转型,如易烊千玺深耕电影领域,王俊凯挑战多元角色,王源专注音乐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