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其核心特征表现为社交沟通障碍、重复刻板行为及兴趣狭窄。以下是关于自闭症的理论性基础认识:
自闭症并非心理问题或智力障碍,而是一种广泛性发展障碍。患者先天缺乏社交能力,难以理解表情、语气、隐喻等非字面信息,部分伴随重复性行为或特殊天赋(如超强记忆力),但无法真正理解这些能力的意义。
研究认为自闭症与神经心理功能异常有关,导致大脑处理社交信息的能力受损。患者对情绪信号的解读存在显著困难,例如无法分辨“欢迎光临”的社交含义或理解生日祝福的情感价值。
全球发病率差异较大,美国数据显示每88名儿童中有1例患者;中国估算约有60-180万自闭症儿童,但缺乏权威流行病学调查支持。
通过积极行为支持技术(如前提调控、功能行为分析)可改善部分症状,强调早期干预的重要性。家庭陪伴(如父母共同庆生)对患儿情感发展具有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