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自闭症家庭人物教学设计

针对自闭症家庭的人物教学设计,需要结合社交互动、认知训练和生活技能培养,以下是一个分步骤的综合方案,整合了多个有效的干预策略和游戏化教学方法:

一、基础人物认知训练

1. 性别与家庭成员识别

  • 使用看图识字卡片(如弟弟、姐姐、爷爷等),先引导孩子分辨自己的性别,再从卡片中找出同性别成员,逐步扩展到家庭其他成员的外貌特征分类。
  • 通过提问强化记忆:"爸爸叫什么名字?妈妈做什么工作?"结合家庭成员照片进行问答互动。
  • 2. 角色与称呼匹配

  • 制作名牌(如"顾客""售货员"),通过手工活动增强角色代入感,用视觉提示帮助孩子区分不同角色的职责。例如在超市游戏中,孩子需练习称呼"售货员"并完成简单交易对话。
  • 二、社交互动与情绪表达

    1. 非语言社交启蒙

  • 动作模仿:从夸张表情(张大嘴、眨眼)到三步动作链(拍腿-跺脚-拍手),逐步提升模仿难度。
  • 共同关注训练:读绘本时突然指向图片并惊呼"哇!小狗摔跤了!",等待孩子视线跟随后再继续讲解,培养观察他人注意力的习惯。
  • 2. 语言与规则互动

  • 轮流游戏:用纸箱搭隧道,交替说"轮到妈妈爬"和"轮到宝宝爬",建立轮流意识。
  • 情景对话:设计"求助小剧场"(如拧紧水杯引导孩子说"帮"),或通过角色扮演练习"问价格-付钱-道别"的完整流程。
  • 三、生活场景泛化训练

    1. 餐桌社交规则

  • 通过"狼来了"改编游戏练习听指令:家长扮演狼,孩子根据指令"走/停"动作,融入"吃饭时不看手机""慢点咀嚼"等实际场景规则。
  • 用视觉提示卡分解用餐步骤:握勺→舀食物→送入口→擦嘴,每步间隔不超过3秒。
  • 2. 家庭协作任务

  • 感统结合社交:平衡板运小球游戏要求孩子端杯行走时保持平衡,完成后与家长击掌庆祝,强化合作成就感。
  • 回忆训练:从短时记忆("刚才吃了什么菜?")逐步扩展到长时回忆("早饭前我们玩了什么?"),用时间-地点-人物卡片辅助梳理顺序。
  • 四、进阶社交思维培养

    1. 情绪理解与表达

  • 通过表情卡片配对游戏,结合情境故事讲解(如"爷爷皱眉是因为累了"),引导孩子识别他人情绪。
  • 角色互换游戏:让孩子扮演家长照顾娃娃,模拟"喂饭-哄睡"流程,理解不同角色的行为逻辑。
  • 2. 团体互动扩展

  • 小组合作:4人拼图分工(找边缘、分颜色、拼合、检查),或玩"红绿灯""击鼓传花"等规则游戏,培养轮流与等待能力。
  • 社交故事设计:用图片序列展示"去超市"的全过程,包括排队、付款等社交礼仪,提前演练减少现实场景中的焦虑。
  • 关键实施建议

  • 个性化分层:根据孩子能力调整难度,如回忆训练从10秒逐步延长至1分钟,动作模仿从单一步骤过渡到三步组合。
  • 强化与反馈:立即奖励正确行为(击掌/拥抱),避免负面强化;使用"我看见你认真排队了"等具体表扬代替笼统夸奖。
  • - 家庭协同:设置每日15分钟"地板时光",家长模仿孩子的游戏方式后再引入新玩法,逐步扩展互动模式。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