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信息
1. 儿童档案
姓名/年龄/性别
诊断等级(如ASD二级)
核心症状(社交障碍、语言迟缓、刻板行为等)
2. 家庭情况
主要照料者及经济状况
现有支持资源(如康复机构、社区帮扶)
二、帮扶目标
1. 短期目标(3-6个月)
改善情绪控制(通过深呼吸训练、视觉提示卡)
建立基础沟通能力(使用PECS图片交换系统)
2. 长期目标(1-2年)
提升生活自理能力(分步骤穿衣、洗漱训练)
促进社会融合(同伴互助小组、社区活动参与)
三、干预措施
1. 教育干预
个性化教学计划(IEP):每日结构化课程(如TEACCH方法)
行为矫正:正强化法减少问题行为(如击打、尖叫)
2. 家庭支持
家长培训:教授ABA干预技巧
心理疏导:每月1次家庭心理咨询
3. 资源链接
申请残联康复补贴
对接志愿者服务(如大学生课业辅导)
四、记录与评估
1. 过程记录表
| 日期 | 干预内容 | 儿童反应 | 调整建议 |
|||-|-|
| 2025-07-10 | 社交情景模拟 | 能模仿打招呼 | 增加同伴互动 |
2. 季度评估
采用《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量表》跟踪能力进步
召开跨部门会议(学校、社工、医生)优化方案
五、应急预案
情绪危机处理:设置安静角,配备减压玩具
突发行为干预:立即移除刺激源,采用肢体引导